从“人参大王”走到退市,紫鑫药业高管离职新主被立案,资产几乎只剩下不能卖的人参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从“人参大王”走到退市,紫鑫药业高管离职新主被立案,资产几乎只剩下不能卖的人参

*ST紫鑫将成为今年第一只面值退市的医药股。

6月12日,在连吃27个跌停后,投资者早就选择了用脚投票模式,开盘跌停的*ST紫鑫资金出逃迹象非常明显,换手率仅为0.09%。目前,*ST紫鑫的总市值仅约5.5亿元,在所处中药行业中,位列最后一名,中药行业平均总市值为154.4亿元,是*ST紫鑫目前总市值的28倍。

成为“人参大王”

回过头来看,在经历两次上市失败之后,紫鑫药业于2007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之初,公司规模并不大,产品还主要为活血通脉片、醒脑再造胶囊等中成药。

近十年来,紫鑫药业业绩的起落基本上是跟随公司人参业务的发展策略。“吃人参长寿”虽然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在坊间流传也有不少的年头了,2010年,吉林省政府开始实施振兴人参产业工程后,紫鑫药业将业务重心转向人参产业,也是公司的重要转折点。

2010年,紫鑫药业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约10亿元,全部募集资金被投资于四个人参产品系列化项目,公司在吉林省人参主产区延吉市、敦化市、通化市、磐石市分别建设四个人参生产加工基地,从事人参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主要生产品种将增加生晒参、大力参、模压红参、相关中成药、人参酵素饮料等。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先后投入6.2亿元采购加工人参原料。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当年紫鑫药业人参产品营业收入就达到3.59亿元,已经超过原本的主要业务中成药行业的销售收入。但同时,公司人参产品销售毛利率仅37.73%,约为中成药行业平均毛利率的一半。

除了自建人参生产加工基地,紫鑫药业同时对市场上的人参开始大量的收购和储存。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2010年至2012年,紫鑫药业分别收购人参7000吨、5773吨、5784吨,一度占到整个吉林省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甚至到2017年时,公司存货数量继续翻倍增长,由上年的26.73亿元增长至48.33亿元,此后一直到2022年公司积压的存货金额达到75.77亿元,占2022年末时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达到94.2%。

细分来看,在2022年末时紫鑫药业存货中最多的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约为60.17亿元,占全部存货的比例约为79.41%,紫鑫药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几乎全部为林下参,仅少部分为人参种苗。

人参变现难

价值60亿元的人参却难以变现,近五年数据显示,紫鑫药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225.35天、11464.97天、20000天、23684.21天和54545.45天,折算成年单位,分别约为11.58年、31.41年、54.79年、64.89年、149.44年。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占比如此高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紫鑫药业并没有对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据年报显示,紫鑫药业在资金极度紧张甚至可能导致不能持续经营情况下仍采用预付款受让林下参7.51亿元。同时会计师认为,期末时公司对相应消耗性生物资产估值方法具有可选择性倾向及不完整性,因此,会计师无法以此判断存货期末列报恰当性,也是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原因之一。

紫鑫药业囤货但惜售的“储参大计”似乎“恰到好处”,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人参市场均价从315元/公斤一路涨至774.3元/公斤,公司营收规模也不断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紫鑫药业人参的收购成本压力也在成倍增长,为了保证厂区投产后原材料供给,公司在2012年缩减了人参粗加工产品的销售,使得当年营收规模几乎“腰折”。

另外,越堆越多的库存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紫鑫药业甚至还出现了“押参以买参”的情况。

近十年时间里,紫鑫药业有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是净流出的状态。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4%、74.4%和84.78%,依然在快速攀升。

事实上,紫鑫药业逐年攀升的存货一直是公司被市场质疑的核心之一,流动资产中如此高比例的部分被存货占据,也就是说公司资金基本没有什么周转能力了。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时,公司短期借款达到43.91亿元,同时还有16.07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7.71亿元长期借款。到2022年时,紫鑫药业仅仅每年要支付的财务费用就达到4.63亿元,是当年营业收入的3.23倍,期末时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仅存有1531.37万元,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另外,截至2022年末时,紫鑫药业累计欠付职工薪酬8977.38万元、欠付各项税金及滞纳金9501.07万元,逾期长短期借款(本息合计)22.37亿元且已因不能偿付到期银行借款而被相关债务人起诉,公司非受限银行存款余额为343.71万元,被查封固定资产净额5.16亿元,公司子公司吉林紫鑫金桂药业有限公司名下不动产被申请以3134.59亿元价格以物抵债。

据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4亿元,同比下滑41.85%,但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达到约11.89亿元,同比下滑19.15%。

紫鑫药业就像是被卷入了雪球中,亏损金额越来越大,同时新增大量负债也难以阻止这一趋势,反而激增的财务费用更进一步加速的亏损。

从近十年营利数据来看,紫鑫药业的营收在2017年左右触顶后便开始一路下滑,归母净利润也有同样的趋势,并且从2020年起,公司已经存在连续三年的大额亏损。

到目前为止,紫鑫药业将主要业务概括分为中成药产业、人参产业和工业大麻产业三个部分,中成药依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反而为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引起更多关注的人参和工业大麻业务比重并没有太高。

新主接盘却也被立案

在2021年之前,郭春生通过康平投资及其亲属持股实控紫鑫药业14年,紫鑫药业以上关于人参业务的布局和发展,都是在其控制下完成的。随着人参业务使公司收益的增加,郭春生家族财富仅2011年一年就从16亿元增加至47.91亿元。

但随着紫鑫药业本身渐入困境,郭春生在将所持有紫鑫药业全部股份进行质押的情况下,遭到了银行的平仓。

2018年9月,据紫鑫药业公告,控股股东即开始筹划与国有资本平台进行股权转让相关重大事项。

紫鑫药业也开始不断涉足包括基因测序、区块链、工业大麻等A股热点概念领域,2019年4月30日收盘价达到16.56元/股,成为公司历史最高股价,市场预期甚至高过2011年公司人参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时。

不过到目前为止,公司相关业务还都鲜有进展,对业绩也没有实质性的贡献。据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除了中成药和人参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仅为1224.28万元,根本难以撑起紫鑫药业的业绩。

眼见他起高楼、宴宾客,也眼见他楼塌了。

2021年拿下紫鑫药业控股权的国药兆祥也并没有能使紫鑫药业起死回生,今年5月9日,其因涉嫌限制期交易紫鑫药业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同时,自2022年以来,紫鑫药业迎来一波“离职潮”,总经理、董秘、证代、董事长等等高管均先后递交辞职信,仅今年4月以来,就有董事长、董事、监事、独立董事以及财务总监等管理人员集体离职。

最终,紫鑫药业还是走到退市这一步。(蓝鲸上市公司 徐晓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